浙大教师疑造假致20余学生被英国拒签10年!知情人爆事件详情
12月16日,有浙大学生爆料称,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外交流项目中,由于负责老师造假,致使20余名学生遭到了英国签证中心十年拒签的处理结果。
笔者结合网上能搜索到的信息和知情学生的爆料,给大家梳理一下整个事情的详情。
爆料的浙大学生首先是上传了一个名为“第五届博士生联合论坛 浙大—剑桥”的微信群的部分聊天记录。
聊天记录显示,由于负责老师的“不负责”操作,导致报名参加剑桥留学交流的20余名学生全部被英国签证中心抓包,决定给予这些学生10年拒签的“待遇”。
据知情学生透露,原来浙大经济学院这些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交流活动,全部是由英国一个名叫Cambridge Uni的公司运作的(剑桥大学全称为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怎么样,看着这俩名字很像吧,这就是典型的八个核桃碰瓷六个核桃的剧本啊。
而这Cambridge Uni公司的责任人呢,据说是一个名叫Ying sims的英籍华人。
Ying sims先是和剑桥大学的某教授取得了联系,在一番谈判之后呢,双方是达成了协议,这位教授以剑桥大学的名义向浙大学生发出学术交流邀请,然后呢,愿意参加的浙大学生缴纳一笔可观的费用,这笔买卖就算做成了。Ying sims从这笔费用中抽取一部分付给剑桥某教授,剩下的就成了自己的合法收入了。
然后Ying sims在国内找了一个叫bill的人帮他代理国内的事情,负责和浙大老师接洽,完成学生的缴费和办理签证的工作。
之前双方这样的操作也还算成功,浙大学生在付出一定成本之后也都完成了剑桥大学的交流学习。
可能是后来Ying sims心疼付给某教授的那部分费用,所以就开动自己聪明的小脑瓜,开始伪造教授的签名发出邀请函。由于签名已经有了教授签名的样本,所以伪造的签名也是惟妙惟肖,英国签证中心也一直没有看出什么破绽,这个事也就一直这么操作了下来。
可是老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次一下就要邀请20余名学生参加剑桥的交流活动,英国签证中心的某位工作人员也是轴了一把,决定向发出邀请的剑桥教授核实一下这个事情。
这一核实不要紧,事情就全部露馅了,教授接到电话后是一脸懵啊,这费用是一分没转给我,人倒是一下要给我整来个20多个,这我哪干啊。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于是马上向英国签证中心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发出过这样一份邀请函,邀请函中自己的签名也是伪造的。
事情到了这里就很清楚了,于是这20余名学生就全都上了英国签证中心的黑名单,英国签证中心决定给予他们10年拒签的处罚。
说到底,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还是那20余名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的已经取得了英国一些大学的留学资格,原本打算趁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首先能稳固一下自己的留学资格,其次也能先去熟悉一下自己今后的留学高校。现在好了,10年拒签,这留学机会也算是彻底泡汤了。
事情被曝光后,也是有记者马上联系了浙大经济学院,想了解事情的详情和处理结果,但是由于事情太大,浙大经济学院多名工作人员也是表示不知情,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某也是拒绝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皮球最后踢到了浙大宣传部,宣传部也是表示不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只接受线下采访,而且在采访之前,记者需向浙江省委宣传部报备,在得到省委宣传部的同意之后,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
17日下午4时许,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也是就该事件发布了一份通报,通报称,学院在了解到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之后,也是马上成立了工作专班处理该事件,并且学院和受害学生也已经都报警处理了,警方在立案后也是展开了调查取证工作。
出轨、学术造假、骚扰学生......这些高校的负面新闻这些年屡屡见诸热搜,昔日纯洁的象牙塔,如今已经是负面新闻不断,高校何时才能重归宁静呢?
豆豆原创,喜欢的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