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他不惜拔金牙剃光头才当上江阴要塞司令,结果部下起义了

48年他不惜拔金牙剃光头才当上江阴要塞司令,结果部下起义了

48年他不惜拔金牙剃光头才当上江阴要塞司令,结果部下起义了

1948年的江阴要塞,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任职故事正在上演。为了得到老蒋的青睐,一位黄埔六期的高级军官竟然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拔掉金光闪闪的大金牙,把一头乌黑的秀发剃得精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而更令人玩味的是,这位费尽心机才坐上宝座的要塞司令,仅仅十个月后就莫名其妙地成了自己部下的俘虏。这位集多国语言天赋于一身的军中才子,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他的部下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转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江阴要塞的战略价值与诱惑

世人皆知江阴要塞位于长江南岸,却不知这里还有个"黄金水道"的美称。1927年,国民政府在此设立要塞后,这里成了盘踞长江咽喉的"铁门关"。

要说这江阴要塞的特别之处,还得从它那独特的地理位置说起。这里不仅是沪宁两地的天然屏障,更是长江水系的"咽喉"要道。在当时的水运年代,但凡要从上海驶向南京的船只,无一不要从这里经过。

1932年冬天的一个清晨,一艘日本商船在此过往时,因为拒绝接受检查,竟然胆大包天地强行闯关。当时的要塞司令立即下令开炮,一发警示弹在商船前方炸响,这艘商船这才乖乖停下接受检查。检查结果发现,船上竟然藏有大量走私物资。这一事件之后,江阴要塞的威名更是远扬。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军事要地渐渐成了一个"聚宝盆"。当地人都说:"要想富,做军务。要想发,管要塞。"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1935年,要塞附近的黄田港设立了检查站。这个检查站名为查验过往船只,实则成了一个"摇钱树"。过往商船为了省事,往往会塞些"好处"给检查人员。一来二去,这项"额外收入"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更令人称奇的是要塞周边的那片芦苇荡。每到深秋,芦苇成熟时节,当地人必须向要塞缴纳"采收费"才能进入收割。光是这项收入,每年就能让要塞司令发一笔横财。

还有那矿山的开采权,数百亩的农田租赁,以及江阴本地的工厂分红,无一不是要塞司令的"私房钱"来源。最绝的是,有些司令甚至把要塞公款拿去上海做投机买卖,还美其名曰"军费周转"。

1947年冬天,一位退任的要塞司令在上海置办了三套洋房。当时有人问他哪来这么多钱,他打着哈哈说:"这都是正经生意挣来的。"殊不知,他的这份"正经生意",竟然包括了士兵的伙食费和军饷。

正是因为这些诱人的"油水",使得江阴要塞司令这个职位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每当这个位置出现空缺,总会有大批军界人士挤破脑袋往上爬。老蒋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每次任命新司令,都要亲自过问、严格把关。

二、群雄逐鹿争夺要职

1948年5月的一天,时任江阴要塞司令孔庆桂突然向上峰递交了辞呈。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军界掀起一阵波澜。一时间,各路人马蜂拥而至,都想在这个位置上分一杯羹。

孔庆桂的辞职来得十分突然。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在主持要塞的防务会议,谁知转眼间就说要离职。据当时的要塞参谋长回忆,孔庆桂在任期间收入颇丰,光是检查站的"规费"每月就有重金入账。这样的肥缺,他为何要放弃?

原来,孔庆桂此时已看出时局变化的端倪。他打算带着这几年积攒的财富,到上海或香港过逍遥日子。为了给自己铺好后路,他还特意保举了两个人选:一个是要塞炮兵51团团长李道恭,另一个是参谋长聂琦。

李道恭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在炮兵部队摸爬滚打十余年,堪称炮兵专家。聂琦则是保定军校出身,曾在德国留学,精通军事工程。这两人都是要塞的老人,对要塞的一切门清。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孔庆桂的设想发展。此时的胡宗南也派出了自己的棋子——郑瑞。郑瑞是西北军出身,后来投靠了胡宗南,在西北剿匪中立下过功劳。胡宗南举荐他,显然是想在长江下游地区安插自己的势力。

除此之外,还有汪派系推荐的张云飞,他是南京政界的"门生",虽然军事经验不足,但在政治上很有手腕。另有一位叫马德胜的,是前任参谋总长陈诚的亲信,也被推荐了上来。

就这样,一个要塞司令的位置,竟然吸引了五六路人马前来角逐。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背景和关系网,使得这场人事任命变得扑朔迷离。

有意思的是,这些候选人都采取了不同的竞争策略。李道恭和聂琦仗着自己是要塞老人,认为继任顺理成章。郑瑞则搬出了胡宗南的威名,四处活动。张云飞把重点放在了南京,频繁往返于政要之间。马德胜则低调行事,全靠陈诚在背后运作。

这场角逐一直持续到了1948年6月初。期间,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互不相让。有的出高价收买关系,有的放出假消息干扰对手,甚至还有人对竞争对手进行诋毁。一时间,江阴要塞司令的人选之争,竟然成了军界茶余饭后的谈资。

就在这些人争得不可开交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选突然出现了。他就是时任陆军总司令部兵工处处长的戴戎光。此人并非最初角逐者之一,却在最后时刻异军突起,用一招神来之笔,最终拿下了这个位置。

三、戴戎光的奇特"变装"

1948年6月的南京,戴戎光正在为竞争江阴要塞司令一职绞尽脑汁。作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兵工处长,他深知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并不占优。但这位黄埔六期的高材生很快就想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主意。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戴戎光突然造访了蒋介石的侍从室。当时的侍从长王世和看到他时,险些没认出来。原来,一向以精致著称的戴处长,此时已经判若两人:头发剃得精光,嘴里那颗显眼的大金牙也不见了。

这番"变装"的由来颇有意思。据王世和后来回忆,戴戎光在此之前做了一番细致的调查。他发现蒋介石最厌恶的就是军官过于讲究排场,特别反感那些留长发、戴金牙的"阔气"表现。

为了迎合蒋介石的喜好,戴戎光先是找到南京最好的牙医,把自己引以为傲的那颗大金牙拔了下来。这颗金牙价值不菲,是他早年在德国留学时特意安上的。当时的牙医还以为他是要换新的,谁知他直接要了副普通假牙。

紧接着,他又去了理发店。那天,理发师看着这位常客要求把一头乌黑的头发剃得精光,还以为听错了。戴戎光不仅坚持要剃,还特意要求用推子推得锃亮。

但戴戎光的"变装"远不止于此。他还特意换上了一套陈旧的军装,脚上穿着沾满泥土的老皮靴。这身打扮,与他平日里西装革履、光鲜亮丽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这样,一个"新生"的戴戎光出现在了蒋介石面前。当时,他正在为江阴要塞司令的人选伤透脑筋。看到戴戎光这副模样,蒋介石的反应着实有趣。

用餐时,蒋介石特意询问了戴戎光的近况。戴戎光报告说,最近一直在研究要塞防御,还特意到各地要塞实地考察。他说这话时,还不忘指了指自己的皮靴上的泥土。

更妙的是,当蒋介石问起他的金牙去向时,戴戎光立即表示:"末将深感军人应该艰苦朴素,不该贪图虚荣,所以把金牙换掉了。"至于光头,他则说是为了方便工作,免得头发妨碍思考。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恰到好处。蒋介石连连点头,显然对这个"改头换面"的部下印象不错。饭后,蒋介石立即召来参谋长,详细询问了戴戎光的履历。

原来,戴戎光不仅是黄埔六期高材生,还精通德、英、日三门外语,在军工、要塞等方面都有专门研究。这样的背景,加上他表现出来的"朴素作风",正好符合蒋介石对要塞司令的期望。

于是,在其他竞争者还在四处活动之际,戴戎光已经悄无声息地获得了任命。1948年6月底,当局正式发布命令,任命戴戎光为江阴要塞司令。这个消息一出,整个军界都为之哗然。

四、官威十足惹众怒

戴戎光到任伊始,就展现出了与前任截然不同的作风。他一改往日文质彬彬的形象,对部下严厉苛刻,动辄训斥。这位新司令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地调整人事。

1948年7月的一天,要塞参谋长聂琦正在处理公务,突然接到调令,被安排到后勤部门担任一个闲职。这个消息在要塞内部引起不小的震动。要知道,聂琦在要塞服务多年,对防务了如指掌,这样的老人竟然被如此对待。

紧接着,炮兵团团长李道恭也被调离。李道恭是要塞的骨干力量,曾经在对日作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戴戎光却说他"能力有限",硬是把他打发到了后方的训练营。

这还不算完。戴戎光还从南京带来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安插在要塞的关键岗位上。这些人大多是他在兵工处时的部下,对要塞防务并不熟悉。但在戴戎光的力挺下,这些人很快就掌握了要塞的重要职位。

更令人不满的是,戴戎光对要塞的各项"收入"管理得极其严格。他规定所有的检查费、过往费都必须上交司令部,由他亲自过问。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很多人的"额外收入"。曾经在检查站工作的一位军官回忆说,以前每月都有固定的"规费",现在却要写详细报告,一分一厘都要交代清楚。

戴戎光还特别注重防务,经常深更半夜突击检查。有一次,他发现瞭望哨的士兵在打盹,当场就把值班军官撤职查办。他还规定,每天必须进行三次防空演练,这让本就疲惫的士兵们更加不堪重负。

在日常生活中,戴戎光也显得格外苛刻。他要求所有军官必须穿着整齐,皮鞋要擦得锃亮。但他自己却依然保持着竞争要职时的"寒酸"形象,仿佛是在刻意做给什么人看。

1948年9月,一件小事引发了更大的不满。当时,要塞的伙食费出现了短缺。按照惯例,这种情况下可以动用应急基金。但戴戎光却坚持要削减士兵的伙食标准,说是要"艰苦奋斗"。这个决定立即引起了基层官兵的强烈反对。

更让人不解的是,戴戎光对上级却异常谄媚。每当南京来人视察,他都要精心准备,甚至不惜动用军费搞接待。据说有一次,他为了讨好上级,特意从上海订购了一批高档烟酒,花费不菲。

随着时间推移,要塞内部的怨声载道越来越多。一些老军官私下抱怨,说戴戎光这是在"作秀",根本不懂要塞的实际情况。基层士兵更是对他怨声载道,私下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秃子王"。

到了1948年底,戴戎光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整个要塞上下离心离德。他那种既对下严苛、又对上谄媚的作风,为他积累了大量的政敌。这种局面,最终酿成了一场他始料未及的变故。

五、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1949年1月的一个凌晨,江阴要塞内一片寂静。值班的通信兵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报,是南京总部发来的。电报内容很简单:命令戴戎光立即前往南京述职。

这个命令来得十分突然。当时,戴戎光正在进行例行的夜间检查。接到电报后,他立即召集亲信商议。按照正常程序,要塞司令离开岗位需要提前报批,而且要妥善安排代理人选。但这次的命令却格外仓促。

第二天一早,戴戎光就带着几个亲信坐船离开了江阴。临行前,他把指挥权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副官陈明。这个决定立即引起了军官们的不满,因为按照规定,应该由军衔最高的副司令接管指挥权。

戴戎光刚离开不久,又一个电报来到要塞。这次是军委会直接下达的命令:即刻解除戴戎光的职务,由副司令郑方国临时代理要塞司令一职。更让人意外的是,电报中还提到要对戴戎光进行违纪调查。

原来,早在1948年底,就有人向军委会检举戴戎光的种种问题。检举内容包括:滥用职权、排挤异己、克扣军饷等。最严重的是,有人举报他与上海的一些商人暗中勾结,在军需采购中收受贿赂。

郑方国接管指挥权后,立即对戴戎光的亲信进行了清理。那些被戴戎光安插的人员,大多被调离了重要岗位。此前被排挤的老人,如聂琦、李道恭等,也都重新回到了要塞。

在南京,戴戎光的处境更加尴尬。他被软禁在一家招待所内,每天都要接受军纪委的审查。据参与调查的一位军官回忆,戴戎光的案子牵涉到多起经济问题。光是军需采购中的回扣,就高达数十万元。

更有意思的是,调查人员在戴戎光的住所发现了大量奢侈品。其中包括名贵的西装、手表,还有几颗金光闪闪的大金牙。这些东西与他平日里刻意营造的"艰苦朴素"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调查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时局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作战开始。此时的国民党已经顾不上追究戴戎光的问题,他的案子也就不了了之。

在混乱之中,戴戎光设法逃到了香港。据说他临走时还带走了大量钱财。而他苦心经营的江阴要塞,很快就在解放军的进攻下宣告失守。那些曾经被他打压过的军官们,有的投诚了解放军,有的则随国民党退往台湾。

戴戎光在香港待了一段时间后,又辗转去了台湾。但他再也没能重获蒋介石的信任,最终在一个小机关里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余生。而那个他苦心设计的"变装"故事,也成了军界茶余饭后的谈资。

相关推荐

​太行八陉:横穿华北之脊

​太行八陉:横穿华北之脊

189

太行八陉:横穿华北之脊 ● 撰文、摄影 吴涛 ● 编辑 张琳 很少有一条山脉如同太行山一般,和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太”者,大也,“行”者,行列也,太行山东西两...

​十大魅力打卡景区:延安红街充满红色“文化”

​十大魅力打卡景区:延安红街充满红色“文化”

184

十大魅力打卡景区:延安红街充满红色“文化” 此时的延安,可以说是地肥水美,大美延安喜迎四方宾客。随着暑期的到来,各地游客不约而同地前往了延安红街,尽情地感受着假日休...

​法律上的“直系亲属”都有谁?

​法律上的“直系亲属”都有谁?

144

法律上的“直系亲属”都有谁? 说到直系亲属,普遍认为的是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上代和下代。上代,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直往上追溯。下代,包括子女,孙子女,...

​钓鱼技巧

​钓鱼技巧

95

钓鱼技巧 钓鱼老手绝不会说的三个技巧:告别空军从这开始 夏季的清晨,水库边的钓友们早已严阵以待。张叔的钓箱里总藏着件秘密武器——一支价值98元的水质检测笔。这个习惯让他...

​安徽为何简称“皖”,而不是“徽”?

​安徽为何简称“皖”,而不是“徽”?

180

安徽为何简称“皖”,而不是“徽”? 安徽为何简称“皖”,而不是“徽”?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每一个省份都有着它独特的简称,这些简称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或许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月白色?

​或许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月白色?

175

或许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月白色? 大家好,这里是【朴品】【中国色】。想必《琵琶行》中的这一句,大家都不陌生。这首歌,描述的是,琵琶女弹奏完后,余韵回响,听客们静默不说...

​全国最强县区高中:周口郸城一高

​全国最强县区高中:周口郸城一高

188

全国最强县区高中:周口郸城一高 这几天,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各个学校也开始花式报喜报。 今年河南清北录取人数,也在慢慢统计中。在河南省众多高中中,几乎所有的高...

​女人都是怎样解决生理需求的

​女人都是怎样解决生理需求的

102

女人都是怎样解决生理需求的 晚上好,我是野哥。 经常在后台收到很多兄弟们的私信,各种秀恩爱,性生活那叫一个和谐美好、如胶似漆。 但也有一些有对象的朋友淌着宽面条泪,哭...

​变形金刚——五面怪

​变形金刚——五面怪

147

变形金刚——五面怪 有网友一直在催我聊五面怪,今天就把这个坑填了吧。 五面怪最早的时候是设定为来统治赛博坦的殖民者,那个时候元始天尊刚刚和宇宙大帝大战完毕,身负重伤...

​历史百大巨星第十六位范巴斯滕

​历史百大巨星第十六位范巴斯滕

170

历史百大巨星第十六位范巴斯滕 范巴斯滕1964年10月31日出生于荷兰乌德勒支,作为荷兰历史上巴斯滕的历史地位仅次于克鲁伊夫。 1981年巴斯滕加盟阿贾克斯,1982年4月3日,在阿贾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