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揭秘 !目前正常运行的香港共济会
共济会的英文是Freemasonry,直译为自由的石匠。这个组织以充满宗教色彩的仪式、符号而闻名于世。
美国华盛顿纪念馆
美国的开国元首,华盛顿的纪念馆在华盛顿特区的近郊,也就是在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德里亚。
华盛顿纪念馆前巨大的共济会标志
乔治·华盛顿共济会国家纪念馆
当你面对着纪念馆,巨大的共济会标志G会跳入眼前,而纪念馆的名称直接翻译出来就是:乔治·华盛顿共济会国家纪念馆。
一元美钞背面,金字塔顶部的“全视之眼”
最出名的共济会标志,莫过于一元美钞背后的“全视之眼”,上面的两个拉丁文意思为“上帝赞佑吾人基业”,下面三个拉丁文意思是“新世界秩序”,新世界秩序这句话多个美国总统都亲口讲过。
按三角线对齐后为“mason”
把这五个拉丁文按上下两个三角形连接起来之后,对应的字母组成共济会最核心的一个词根“mason”,直译为石匠。这一切说明了一个事实,共济会不是什么阴谋论,他是真实存在的,美国就是由共济会成员所建立的一个共和国。
讲共济会的文章很多,但能讲清楚的太少。共济会到底是个怎样的组织,他的组织架构、小屋与大厅、加入方法、等级与仪式、运行模式等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日后会另文讲述。今天先来讲一下我们身边的共济会———香港共济会。
香港共济会第一大厅
香港共济会成立于1853年,场馆名称为泽特兰大厅,是为了纪念英格兰共济会联合总会的大师托马斯·泽兰特第二伯爵,是香港共济会的第一大厅。
香港共济会第二大厅地址
中环泽特兰街现状
1865年香港共济会搬到香港核心商业区,中环的泽特兰街(港译:泄兰街),也叫第二大厅。该街紧临香港著名的置地广场,距离中环地铁站也不远。
香港共济会第二大厅
第二大厅面积更大,外观造型也更具特色,有明显的圆规和角尺的共济会标志,门口上面写着“雍仁会馆”。1944年二战期间,被美军炸毁,一九四六年,这个位于泄兰街的共济会场所,以九十万港元卖给香港电力公司。
香港共济会第三大厅地址
1945年至1950年期间,香港的共济会会员在临时场地聚会,发现了一个适合地块,地址位于中环半山区的坚尼地道1号,该地址前是圣·乔治酒店,二战期间也被炸毁,是香港共济会第三大厅的所在地。
香港共济会成员在建造“基础石”
香港共济会买下该地块后于1949年初开始建造,并于1950年建成完工。完工仪式上还设计了共济会成员一起建造“基础石”的活动。基础石上有明显的圆规角尺共济会标志。
香港共济会第三大厅现状
这就是香港共济会的第三大厅,正式名称依然是泽特兰大厅。这个场馆目前一直沿用至今,是香港共济会最主要的活动场地。
雍仁会馆上面有明显的共济会标志
基础石上方的共济会标志
门口写着“雍仁会馆”字样,共济会圆规角尺的标志清晰可见,当年的基础石就在建筑的外立面上。
香港回归之后,实行的是一国两制政策,共济会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只要在不违反特区法律的前提下不会有任何的影响,目前是正常运行的状态,甚至每周都会有相关活动举行。香港共济会也是中国范围内唯二正常运行的共济会分会。
下一期共济会揭秘,会继续介绍香港共济会以及知名的香港共济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