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资阳:巴蜀门户连“双圈”“成渝之心”通世界
视频加载中...
踔厉奋发新时代,治蜀兴川再跨越,今天的《21市州巡礼》我们一起走进资阳。位于成渝主轴上的资阳市,西迎成都、东接重庆,五年来,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当地聚焦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和打造产业生态圈,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成发展实效。
在全省首条跨市域城际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资阳线上,项目投资的进度条已刷新至23%。在地上段与地下段交汇点,龙门吊正吊装盾构管片下井,整体项目7座车站中的5座已经封顶。线路建成后,成资同城化的速度无疑将大幅提高。
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施工总承包部副指挥长 田立:资阳线设计时速是140km/h,远高于市内地铁设计时速,预计到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会大幅缩短资阳和成都的通勤时间,助力成都都市圈建设。
记者 侯雨森:五年来,资阳的交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资阳线之外,在我旁边是成资首条城际快速通道——成资大道,已经建成通车了。而在我身后,横跨成资大道的,就是正在建设的成自宜高铁,包括成达万高铁在内的两条出川大通道均在资阳设站。
资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魏威:过去五年来,形成了8高11轨16快综合交通网络格局,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三高速”,未来我们将着力构建“成都都市圈一小时通勤,资渝一小时通达,市域一小时畅达”三个一小时交通圈。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而如何将交通与区位优势转换为发展动能呢?产业结构越来越轻,现代气质越来越浓的中国牙谷或许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记者 侯雨森:我现在是在中国牙谷科创园,5年前的这里都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荒地,没有眼前这样现代化的办公场所。同时,缺人才、缺产业、缺配套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口腔产业集聚地。这里不仅汇聚了全球口腔行业龙头企业,像我们看到的3D打印义齿、口腔扫描器、以及我眼前的这两台牙科综合治疗机等一批“资阳造”的产品已经走向市场并且极具竞争力。
资阳联耀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是资阳的一家本土制造口腔扫描仪的企业,虽然去年底产品才开始正式销售,但今年第一季度的总产值就达到了1450万,且每月均由增幅,作为新落户企业来说,这个成绩非常亮眼。
资阳联耀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厂长 罗杰云:我们企业(产品)的精度已经将世界最高的精度从40微米提高到了20微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一个本土的新兴企业,我们入驻这边其实遇到很多困难,资阳市政府包括像(中国)牙谷(高新区)管委会这边,也帮我们协调解决了人才质量体系的问题。
这里不仅给口腔企业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也创造了使其不断发展的土壤。一园、一校、一馆、一镇,“中国牙谷”规划不断提质升级。今年,中国牙谷又增加了海关业务办理点,大大方便了在这里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口腔企业。
资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牛士淼:目前呢我们园区有27户企业的,141个产品从资阳走向了世界,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华西口腔医学院、中华口腔医学会等的深度合作,打造全国最优的口腔产业营商环境。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也让距其仅12km的资阳城区迈入临空时代。借“机”起飞,资阳着力打造临空经济区。眼下,作为临空经济区的“艺术地标”,一座公园城市里的“山水美院”已初具雏形。
记者 侯雨森:我现在是在临空经济区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校区,目前我们看到项目主体已经建成,全面进入到了内部装修装饰的阶段,而今年9月将招收第一批美术新生,未来这里也将填补四川省没有独立美术类本科院校的空白。
不仅是天府国际艺术城,临空经济区正在引入培育临空产业,建设三大产业功能区。
资阳市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 李建:我们的功能分区一个是智能智造产业功能区,主要发展智能智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二是雁溪湖高端商务区。三是国际空港现代农业体验区。
五年来,资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中国牙谷成为全国最大口腔产业集聚地,高新区入围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五年来,资阳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599亿元,“六类500强“企业增至59户,累计新增省级创新平台9个,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容弟斌:过去五年我们全面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协同共建极核主干,促进成渝相向发展。中国牙谷从无到有,临空经济良好开局,人均GDP达到39000元,年均增长8%,增速居全省前列。
未来,资阳将努力打造“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力争成为成渝主轴重要支点,同城化发展样板。
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