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延年》中特务王觉仁喊话,谈美军在朝鲜战场的心理战
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第3集里,7连连长刘家龙、指导员李延年指挥连队和8连、9连密切协同,攻占了346.6高地。就在部队忙着打扫战场,改造工事,准备抗击敌人反扑的时候,从夜空中传来了为美军服务的国民党特务王觉仁的喊话声。
王觉仁先是用美军的先进武器进行恐吓,“原子弹知道吗?一颗就能毁了北平城。在原子弹面前,百万大军那就是一层灰烬,要活命的就赶紧过来。”接着又进行利诱,“保证能让你们受到最优厚的待遇,餐餐有肉吃,天天有烟抽,愿意退伍去台湾的,马上就能分到土地娶到老婆。”最后,还特别针对解放战士(加入人民军队的国民党俘虏兵)进行煽动,“共产党可从来都不信任你们,回来就官升一级。”
剧中的这个场景,形象地反映了美军对志愿军进行的心理战。那么,在真实的朝鲜战场,美军是怎么实施心理战的呢?
从1947年起,美军远东司令部就设立了“心理作战处”。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开始着手组建两支专业性的心理战队伍:一支是“作战略上宣传支援”的“第一无线电广播和传单大队”,一支是“作战术上宣传支援”的“第一扩音器和传单连”。朝鲜战争时期,美军除了组织训练专业队伍之外,还训练了400多名担负“心理战”任务的美军军官和其他9个仆从国军队军官。
1951年1月,美国陆军正式成立“心理作战总署”,集团军、军和师都分别设有相应部门。仅美军远东司令部“心理作战处”的工作人员即达600人。“第一无线电广播与传单大队”被派到日本,归远东司令部的“心理作战处”指挥。“第一扩音器与传单连”被派到朝鲜,归第8集团军的“心理作战科”指挥,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正式使用“心理战”部队。
驻扎在日本的“第一无线电广播和传单大队”由3个连组成:1个指挥连。1个印刷连,这个连拥有能够印刷各种尺寸和多种颜色传单报纸的复杂装备与技术人员,平均每周能够印出传单2000万份以上。1个流动无线电广播连,该连在“心理作战处”领导之下,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无线电广播网,组织“联合国军总部之声”的广播活动,控制了朝鲜广播系统和日本广播系统的31个电台,出钱购买播音时间,提供技术援助,利用这些电台为其广播和转播节目。
驻扎在朝鲜的“第一扩音器和传单连”,是美军第8集团军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的战术性质宣传部队,由连部和3个排组成:宣传排、出版排、扩音器排。 该连为了直接地、灵活地进行战地宣传,平均每周能印出宣传品350万份,并且给每个军配备了1个“扩音器组”(下属若干个“扩音器队”),由各军的“心理战”军官掌握指挥,进行火线宣传活动。
根据美军的说法,“心理作战”主要是用宣传和与其相关的其它措施,去达到“国家的目的”;活动内容包括一切“为了影响敌人思想情绪和行动,以减低他们的抵抗力或战斗意志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正如其他战争机器一样,是在于帮助我们部队完成战斗目的”。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采取的宣传手段并不复杂,主要就是投撒宣传品和扩音器广播这两种方式。他把大量传单用飞机和大口径炮弹投撒在我军阵地和交通要道上,通常能够做到遮天盖地而来,很难收拾干净;他把扩音器装在坦克上接近我军阵地,或者装在距离我军前沿阵地1至2公里以内的工事里,有时也装在飞机上,在夜间平静的时候向我军广播。
在宣传内容上,美军特别注意抓住我军的某些弱点(尤其是物质条件方面),从政治上心理上试图瓦解我军的战斗意志,在这一点上,极尽其造谣、挑拨、威胁、利诱之能事,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根据美军自己的说法,在整个战争中,他们提出了好几千条认为“合适”的宣传口号。
对于我国国内的任何改革措施,美军都要通过歪曲事实的手法进行造谣污蔑,诸如土改、镇反、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参军运动、优抚工作、土地法、婚姻法、劳工法等等。又或者扩大我方暂时的困难和某些缺点,从多方面挑拨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和朝鲜的关系,部队里的党群关系,新老关系,政府与军队、后方和前方的关系。
美军特别注重宣传自身的军事威力,利用我军某些失利战斗他的陆海空军优势,显示他的火力优势。有时在喊话当中夹杂一阵猛烈炮火,喊喊打打,常常反复数次;或是在飞机、火炮袭击我军阵地以后,便问“联合国军的飞机大炮厉害不厉害?”在其发动进攻或者火力急袭之前,往往声称“给你5分钟时间考虑”,以此来压制我军的士气;在战斗过程中,有时也一面战斗,一面在坦克上或工事里对我军进行喊话。
美军也注重利用我军的具体困难,进行瓦解工作,例如吃炒面,挖工事,坑道里漏水,战斗中的伤亡等等,通过强调我军的困难,来宣传他的物质充裕,引诱投降。有时用“家庭”、“婚姻”等问题引起我军战士思乡的情绪。
美军在实施心理战的过程中,力图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和宣传技巧,实现其目的,体现出如下特点:
宣传品种类多样。我军在战场上搜集到的宣传品共有118种。其中有小报形式的“自由世界”,各式各样的传单、漫画、棋盘、日历,以及背面印成北朝鲜纸币样式的“安全路条”。
注意宣传用词,口气温和,尽量减少刺激性的口吻。例如把“俄国”改称为“苏联”甚至叫“你们的老大哥”,把“长官”改称为“干部”,把“大陆”改称为“祖国”,称赞战士们的“勇敢””、“爱国”等等。
在广播之前播放女人演唱的汉语唱片,以此吸引我军战士倾听,并以此防止我军火力袭扰,然后播送宣传内容,稿件都是由第8集团军的心理作战科提供的。
宣传品上写字少,画图多,文字旁边加注读音符号,注重扩音器广播;传单报纸印得色彩鲜明,有娱乐内容,以此吸引我军战士注意。
反应迅速。能在我军部队换防之后的几天之内,就指名呼叫接防部队的番号进行广播,或者投来专门的传单,能把当天早上出版的消息在上午就投撒到我军阵地上。
开展所谓“节日攻势”。时常利用新旧年关、清明、端午、中秋、七夕、五一、八一、国庆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我国我军重大节日,印发大量传单。
美军为了实施“心理战”,可谓不惜血本、煞费苦心,但是事实证明,除了引诱极少数人叛逃之外,既未能实现改变战争进程的目的,也未能起到削弱我军战斗力的作用。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我军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在战争中日益增强,人民军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同时,战争的形势对我军有利,部队斗争信心坚强,杀敌立功运动日益高涨,敌人的污蔑宣传被我军不断的战斗胜利浪潮所压倒。况且敌人的宣传中存在着一种不可克服的弱点,就是脱离中国实际信口开河,例如“没收了地主土地,农民都变成奴隶了”,“实行土改,人民挨了饿”等等,这些颠倒黑白的宣传,在经历了土地改革的战士面前不堪一击。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