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港同心,希望同行丨福建希望工程筑梦研学营香港行圆满收官
2月6日由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客运段担当的G3001次列车从福州启程搭载着福建希望工程筑梦研学营30名师生代表赴香港开启跨省研学之旅
伴着琴弦奏出悠扬的《茉莉花》
列车从福州站开出
从泉州非遗文化簪花
到活力满满的舞蹈和歌曲
从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
到趣味盎然的知识问答
一来一回之间
飞驰的列车成为了流动的舞台
这趟被装点成
“移动文化长廊”的列车里
每个节目都像一扇窗
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为了这趟特别的香港研学之旅
福州客运段在车上
开展“港韵书香”阅读活动
分发高铁科普3D立体书
详细为孩子们讲解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和乘车安全知识
让孩子们在旅途中
快乐乘车,快乐学习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研学活动,一直很想去香港看一看,这次终于圆梦了!”龙岩市武平县第三中学林翠倪激动地说,“高铁上的活动丰富多彩,我非常喜欢!”
银色长龙飞驰山川湖海
高铁如同传递希望的纽带
在歌声、音乐和孩子们的欢笑声中
满载新春的祈愿与青春的寄语
向着东方之珠一路飞驰
开营仪式
2月6日下午,2025年福建希望工程“看世界”筑梦研学营开营仪式在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举行。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施清流,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张阿峰,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兼青年委员会主任施俊侨,香港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刘与量,福建省政协常委、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郭金发,香港厦门联谊总会理事长李冠华,以及部分港区议员和福建省青联委员出席启动仪式。
研学营同学们带来配乐诗朗诵表演
研学营同学们合唱歌曲《东方之珠》
走进香港培侨中学
2月7日上午,福建希望工程筑梦研学营的24名学生走进香港培侨中学开启参观交流之旅。其间,研学营学生们参观校园,了解香港培侨中学的历史与发展,并体验电子绘画、激光切割等课程。
2月7日,来自2025年福建希望工程筑梦研学营的24名学生到香港培侨中学参观交流。中新网记者 刘大炜 摄
来自福州市闽清县实验中学的初二学生何晓堞表示,参观过程中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生物实验室等与科学课程相关的设施。她发现虽然香港的中学课程设置与内地有所区别,但也有共通之处。“可能因为两地都是一家人的原因。”
“不管在国家哪个地方,其实大家的教育理念都是一样的。都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香港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说,相信孩子们会在这段时间初步认识香港特区的教育方法,了解国家不同地区的多元性后,开阔眼界、启发思考,能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立志为建设国家做更多贡献。
图为香港培侨中学学生(左)向福建希望工程“看世界”筑梦研学营学生(右)介绍学校图书馆。中新网记者 刘大炜 摄
走进香港理工大学
2月7日下午,福建希望工程筑梦研学营师生一行参访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们走入校内航天服务实验室感受前沿科技。据了解,该实验室是由香港理工大学与波音公司合办的应用研究中心,其主要目标是开发适用于MRO行业及其他领域新的或改进的航空服务技术。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及首席研究员吴池力表示,通过参观学习,希望学生们对一些比较尖端的科技工作能够加深了解,有所认识。通过这次简短的交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对香港理工大学产生更好的印象,未来有机会欢迎他们到香港理工大学来读书、就业,甚至也可以在我们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进行一些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大家还共同参观了香港科学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海洋公园等地。
走进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海洋公园教育发展经理林雁恩表示,我们以香港海洋公园丰富的天然资源,通过教育大使的互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这次我们带同学们去大熊猫展馆、海洋奇观、还有活化珊瑚中心,从不同角度让大家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身体的特征,让同学们提高保育濒危动物的意识,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保育动物的知识,与其他同学分享。
研学团到香港海洋公园参观学习
来自福州市闽清实验中学学生何晓堞表示,通过参观海洋公园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想要保护一些海洋生物,就应该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要保护我们海洋的水质,保护海洋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南平市政和县第三中学学生叶宏瑶表示,之前也特别喜欢大熊猫,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今天终于看到了。大城市还是有很多新奇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以后更要好好学习,争做有价值的人。
丰富的研学参访活动,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香港国际化、多元化的城市魅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文化自信,启智润心,担负起新时代使命。
本次研学营活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指导,福建省青年联合会、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办,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青委会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5周年座谈会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发展。通过组织闽港两地青少年交流互动、联谊活动,增强两地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加深友谊,推进新时代闽港交流,帮助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思维与科学探索精神。
来源:福建省青年联合会、中国新闻网、南昌铁路、福建发布编辑:莫晓兰校对:王国栋校审:余运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