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游记:意大利破冰之旅 ◎ 罗马斗兽场 Colosseum
罗马斗兽场Colosseum位于罗马市中心,这已成为罗马乃至意大利整个国家的标志,这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物历经近两千年的风雨至今屹立不倒,堪称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
罗马斗兽场始建于公元70年,罗马帝国刚经历了第五位皇帝尼禄(Nero)暴毙引发的内战混乱时期,原本被尼禄派往中东镇压犹太人起义的罗马军团指挥官维斯帕先(Vespasian)最终脱颖而出被元老院任命为皇帝,开启了父子三代的“弗拉维王朝Flavian Dynasty”。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也刚刚才从“王莽之乱”中走出,光武皇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
维斯帕先(Vespasian)生于罗马城以北乡下的一个骑士之家,长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喜奢华与娱乐,上台后通过大肆征税敛财加上从犹太圣殿劫掠的大量战利品,维斯帕先利用尼禄皇帝的金宫(Domus Aurea)旧址修建起这座庞大的竞技场,既娱乐众人也娱乐自己。
Colosseum罗马斗兽场是一座三层的椭圆形建筑,古罗马早期的露天剧场大多依山而建呈半圆形,借助山坡修建起阶梯式看台,罗马斗兽场的设计是将两座半圆形的剧场合在了一起,成为一座平地而起、完全无依托的独立式建筑,标志着人类大型工程建造技术一个质的飞跃。
视频加载中...
Colosseum长189米,宽156 米,外墙的高度为48米,可以容纳5万名观众。
以石材、砖与混凝土建造,三层结构全部以透空的拱劵方式作为支撑,从结构力学角度上看比起以往的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都是划时代的进步。中国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出现在公元605年的隋朝,但这种拱劵方式并未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
为了迅速有效地疏散斗兽场巨大的人流,Colosseum一周设置80个拱门,除了4个拱门由皇帝、贵族和官员使用外,其余76个拱门供普通市民使用。
观众持陶片制作的门票入场,每个入口和出口上面都有编号通过内部楼梯到达看台,全部对号入座,现代的大型体育场馆仍然延用着罗马人创造的这个设计方式。
公元79年Colosseum建造到第三层看台时维斯帕先(Vespasian)病故,其长子提图斯(Titus)继位后继续施工,第二年将其完成并举行了盛大的竞技表演活动,据说活动持续了百天之久。此时的斗兽场顶部建有中心镂空四周可以收放的帆布天棚用于为观众遮阳、挡雨,由帝国海军派出士兵负责操作。
提图斯(Titus)在其父统治期间受命领兵攻占耶路撒冷镇压了犹太人起义,焚毁犹太圣殿将大量财物作为战利品与犹太俘虏一同押回罗马用作建造斗兽场,犹太国家灭亡后人民从此流亡世界各地,在犹太人的史书中,提图斯(Titus)是一个地道的恶魔化身备受犹太人诅咒。
提图斯(Titus)在位仅不过两年时间,上台伊始就经历了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庞贝城、河赫库兰尼姆城瞬间被埋入熔岩之下数千人丧生,随后发生罗马发生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城市许多建筑被焚毁,紧接着爆发的黑死病又造成了另一场灾难。
公元81年提图斯(Titus)病逝,其弟图密善(Domitian)继位,对斗兽场又做了进一步的改造,主要是扩建表演场地面以下的设施,修建了安置奴隶和动物的监舍、隧道等。斗兽场表演场地原来的木质地板早已不见,如今只在东侧恢复了一小部分,图密善修建的地下设施完全暴露在外。
图密善(Domitian)上台后比父兄更加的不善,大肆打击甚至抓捕元老院成员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一尊独裁者,公元96年,图密善被身边的侍卫和亲信刺杀,终结了父子三代的Flavian Dynasty王朝统治。斗兽场内部有一个展览馆,系统介绍了Colosseum的建筑结构、各种内部设施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从展览的原始模型上可以看到Colosseum是一个完整的椭圆形建筑,如今看到的Colosseum已经残缺不全了,北部外墙保持得还比较完整,南部的外墙因地基松软被1349年一场大地震摧毁了,见到的外墙实际上是暴露在外的内墙而已。
斗兽场在三世纪经历过大火焚毁了顶层的木结构,四世纪时又经历了一场地震摧毁了部分结构,虽然后来都有过修复加固,但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后就失于维护无人管理了。
中世纪时期斗兽场一度沦为废墟,许多人跑到这里拆卸石料、搬走雕像去修建新的宫殿、教堂或私宅,这里成了一处公共采石场。
原本第二层、第三层各80个拱门中都立有高大精美的大理石希腊-罗马神像,如今已经所剩无几。
许多看台已经坍塌,到处可见残垣断壁。
从南部倒塌后暴露出来的墙壁上可以看到许多孔洞,Colosseum的墙体、支撑柱和拱券全部是用整块的石料搭建的,石料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结剂而是使用了铸铁紧固件连接,墙上的石像和石雕装饰也是用铸铁件来固定的。
人们在拆走精美的雕像和石料时也一同拆走了这些金属构件,墙体上留下了满目疮痍,令人扼腕叹息。
直到1749年,教皇本笃十四世(Pope Benedict XIV)认定斗兽场是早期基督徒殉道的圣地,禁止将斗兽场用作采石场,将这座建筑奉献给受难的基督并安装了十字架,斗兽场才受到了应有的保护。历史上罗马帝国的皇帝尼禄(Niro)和提图斯(Titus)都曾大量屠杀过基督徒,但当年基督徒的殉难地是否就在斗兽场内始终存疑,有史学家倾向于帕拉丁山南面的跑马场。不论如何,教皇本笃十四世出手阻止了破坏,对Colosseum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接下来的几位教皇对斗兽场多有加固修复,十九世纪初曾经对下部结构做过考古探测,展览馆内陈列着发掘出来的古罗马时期文物,再现了1900年前人们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可以见到罗马帝国时期的银币甚至是陶片制作的门票等。
展览馆里还可以看到一些发掘出来的古罗马时代的石雕残片和建筑构件,许多石雕装饰甚为精美。
1807年、1827年教廷拨款两次在倒塌的外墙断壁处用砖修葺起三角形的支撑对墙体加固维护,后来又多次对内部结构进行加固维护。
视频加载中...
历经了近两千年的风霜雨雪地震火灾社会变迁,即使罗马帝国早已经倒了但Colosseum却依然不倒,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留下来的不多的奇迹,如今走近这座古代建筑时仍会为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造型而感叹。
接下去我将进入罗马帝国的核心区Roman Forum,去看看当年古罗马人留下的遗迹,未完再续........
有关在意大利自由行的衣食住行实用信息请见:《欧洲游记:意大利破冰之旅 ◇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