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湾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1月20日,美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总统登场了,他的名字叫约翰·肯尼迪,年轻英俊潇洒的帅哥,第一位和对手展开电视辩论直播的演说家,拳打越南、脚踢古巴的武士,面对核危机还能沉着冷静的政治家,据说还是试图废除美联储的超级勇士,同时也是推行平等的民权主义者……肯尼迪的祖上是爱尔兰人,他的曾祖父当年逃荒来到了美国,凭着聪明能干,渐渐积累了财富。
到了肯尼迪竞选总统的时候,也就是1960年,他们家族已经成为美国第十二大富豪家族,估计当时资产在4亿到6亿美元左右。所以,你可以认为约翰·肯尼迪是超级富二代,严格来说,他们家比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更有钱有实力,因为特朗普竞选前就是一个商人而已,而肯尼迪家族在当时已经涉足政坛。
而约翰·肯尼迪自己,在当选为总统之前,也当过二战的美军军官,并且获得了美国军方的紫心勋章,在那之后,他还当选过美国国会的众议员和参议员。
一般情况下,老天爷不太可能为一个人创造十全十美的人生,这句话在肯尼迪身上也适用,他在大概十几岁的时候,得过一种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疾病,这导致了他一生都在和身体虚弱作斗争,并且要服用大量的镇静剂、止痛药、睾丸素、抗生素和安眠药等等来对付其他并发症,所以,他其实是一个“药罐子”,只是大多数美国人在肯尼迪活着的时候不知道这个情况,就像大多数美国人不知道富兰克林·罗斯福不能长时间站立一样。
肯尼迪上任之后,试图推动那些能为最底层的老百姓带来福利的政策,比如改善城市住房,政府投资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公共教育倾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为贫困群体提供一些基础保障,等等。
在内政上,他的另一个旗帜鲜明的作风是保护民权,这包括了黑人的权利。比如1962年,一个叫莫瑞德斯的黑人尝试着去密西西比州大学上学,但白人们堵在校门口,就是不让他上学。
肯尼迪听说之后,派了400名法警以及3000名士兵以确保莫瑞德斯可以顺利地去上他的第一节课。3400名全副武装的法警与士兵陪着1名大学生去上课,要是放在今天,这位叫莫瑞德斯的同学立马就可以成为“网红”。
肯尼迪和他弟弟,也就是他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还积极参与了释放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活动,最终促成了后者的提前释放。
“猪湾事件”
在古巴从西班牙独立出来的过程中,美国是帮了大忙的,但是这个帮忙也不是没有条件的,从古巴独立的第一天,它的宪法中就被美国人强行塞进去一个修正案,那就是《普拉特修正案》。
这个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说明了“美国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行使干预古巴的权力”,用当时一位古巴参议员的话说就是,“他们可以进入我们的房子,在他们愿意的所有时间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后来美国人也是这么做的,在1906年,美国派兵去古巴待了3年,干涉古巴的所有内政和经济活动。到了1933年,古巴军事独裁者巴蒂斯塔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那时候,美国的公司主导着古巴经济,控制着古巴80%—100%的公用事业、矿产业、畜牧业和炼油业,以及40%的制糖业和50%的公共铁路。所以,美国人特别喜欢巴蒂斯塔,无论巴蒂斯塔在古巴国内做什么,他领导的古巴政府在那时候一直是美国的盟友,这一点和今天的沙特基本差不多。
1934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普拉特修正案》,取而代之的,是重新签订了一个《美古条约》,以法律的形式占据了古巴的关塔那摩。当时美国人说建立海军基地,现在我们都知道,除了基地,他们还在上面建造了一座不受任何法律管辖的国际监狱,巴蒂斯塔对这事自然也是没有任何异议。
19世纪末的时候,墨西哥总统迪亚斯曾经无限伤感地说过一句:“可怜的墨西哥,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古巴其实也是如此。1959年,古巴有一个叫卡斯特罗的人起兵,领导的武装部队推翻了巴蒂斯塔的政府,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政府。
卡斯特罗上台之后,在经济上采用了一些国家主义的政策,也就是政府开始干预经济,把很多行业和企业收归国有,这很明显地触犯了美国的红线。
美国人对古巴进行经济封锁,而古巴不仅没有服软,还从其他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进口各种生活必需品和石油。
更令美国郁闷的是,古巴还开始和苏联进行联系。古巴这个卡斯特罗领导的政府,成了美国人眼里的“坏政府”。
一般来说,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该美国二战之后最忙碌的部门——大名鼎鼎的中央情报局出手了,就像他们1953年在伊朗,1954年在危地马拉干的那样,或者直接暗杀掉对方的领导人,或者组织武装暴动,以人民的名义让这个国家的政府垮台。
事实也是这样,肯尼迪的前任艾森豪威尔在台上的时候,中情局就把古巴的反对派都召集在一起,开始了正规的破坏训练。等肯尼迪上台之后,中情局这群家伙,急于要在新老板面前立功,就跟肯尼迪吹嘘训练是多么出色,只要将受训人员派往古巴,那马上就能占领一个机场或者城市,接着就会建立一个新政府。
接着中情局又对肯尼迪宣称,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古巴人民是非常憎恨卡斯特罗的,我们只要建立一个临时政府,那古巴的老百姓肯定就会拥护新的政府。
总而言之,这计划听上去天衣无缝,肯尼迪同意了这个计划。
1961年4月17日,编号为“2506旅”的1500名古巴反叛者,被美国中情局送到了古巴一个叫“猪湾”的地方,满以为可以迅速站稳脚跟,以古巴人民的名义向美国求救,随后美国大兵就可以一拥而上推翻卡斯特罗,最后美国政府再一次名利双收。
谁知道登陆之后,这些人先是被当地的穷苦老百姓一顿揍,然后就被古巴的正规军包了饺子,俘虏1000多人,大概有100人左右战死,这就是有名的“猪湾事件”。
这件事让美国丢脸丢大了,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不说,还彻底断送了美国和古巴和好的一切可能,卡斯特罗终其一生都没有再信任过美国人。
1963年,卡斯特罗用那些俘虏从肯尼迪那里换来了相当于5300万美元的药品和粮食,这也算是美国第一次战争赔款。事后,美国中情局和肯尼迪相互指责,中情局的说法是肯尼迪在2506旅登陆猪湾之后,没有派美国部队展开进一步行动;而肯尼迪就更委屈了,他指责中情局给了他一堆假情报,本来说好的2506旅先占领一个机场,再建立流亡政府,然后下一步才是美国政府“光明正大”地介入,结果2506旅一登上猪湾就被人家捆了,这种情况下,总统无法直接派兵。
就这样,肯尼迪政府1961年在古巴这里栽了一个大跟头,但是俗话说得好,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话放在肯尼迪身上,比较合适。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份开始,中情局反复向肯尼迪汇报,古巴可能有苏联正在部署的导弹。一开始肯尼迪并不相信。
10月14日,肯尼迪下令U-2侦察机进入古巴做进一步侦查,这架可以飞到23000米高空的幽灵一样的飞机带回来了一组照片,照片清清楚楚地显示,苏联的SS-4导弹正在古巴部署——这一次,中情局的情报是准确的。
10月17日,进一步的坏消息又传出来了,除了16个导弹发射架,还有22架可以携带核弹头的苏联轰炸机已经在古巴的机场上面趴着了。
这一下子美国朝野震动,如果放任古巴和苏联这么操作,那么全美国都将在苏联的中程导弹覆盖范围之内,最多的预警时间只有5分钟,也就是说,只要这些玩意儿布置好,苏联也就拥有了先发打击美国本土的资本。
这里顺便提一句,美国早就在土耳其部署导弹了,从那里打莫斯科,和从古巴打美国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它当然不想让苏联这么做。
肯尼迪掌握了所有资料之后,当时也蒙了,这才是上台的第二年,上帝就出了这么难的一道题!10月22日,美军进入了战备状态,同时,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从10月24日开始对古巴进行封锁,另外,他要求苏联的赫鲁晓夫将导弹撤出古巴。
第二天,赫鲁晓夫开口回应了:“我们在古巴布置导弹是纯粹防御性质的,美国朋友们不用担心。”这当然是赤裸裸的撒谎,但若是你把他的这番话换个国名,就会发现,其实美国人一直到今天,也都在高频率地使用赫鲁晓夫当年这番说辞,包括在韩国布置萨德。
不过,肯尼迪当时封锁古巴港口的命令,却被美军的高层和他自己的顾问认为是软弱的表现,他们主张马上攻击那些导弹基地目标,但肯尼迪坚持要先看看,并坚决要求没有他的命令,绝对不能和苏联的船只发生冲突。也就是说,他以三军总司令的身份压制了军队高层的意见,这当然不可能让那些老将军们对他有什么好印象。
1962年10月27日这一天,人类面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之一,不是一般的考验,而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当时在美国附近,出现了苏联的4艘常规动力的潜艇。按照美国人的理解,常规动力潜艇一般不会携带核弹头,所以,美国的军舰按照一般的模式扔深水炸弹,逼迫苏联的潜艇上浮。
可是潜艇一旦潜入深海,有时候是没有办法和外界联系的,苏联的4艘潜艇里,有一艘恰恰是处于深潜状态而无法和外界联系,最大的麻烦是它本身的导弹是装有核弹头的,它被这么一炸,当时也蒙了——美苏两国之间的冲突,这艘潜艇上的人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来到这里,但是它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被这么一炸,就以为外面肯定是打得天翻地覆了。
这个时候,舰长和副舰长都主张马上发射装有核弹头的鱼雷,可是大副瓦西里坚决不同意,他的主张是上浮,马上联系莫斯科,如果真是大战开始,再发射鱼雷。说实话,这等于是放弃抵抗了,因为潜艇一旦上浮,那就是活靶子了,极大的可能是,它还没和莫斯科通信,自己就先完蛋了。
不过,由于苏联规定,发射核武器必须舰艇上的舰长、副舰长和大副3个人一致同意,最后潜艇还是上浮了,美国人一看苏联潜艇漂上来了,也就没再攻击,这边和莫斯科一联系,说没大战那么回事。
潜艇上的人这时候都是一身冷汗,如果当时核鱼雷发射出去,那几乎可以肯定美国一定会用核武器反击,那样一来,核大战几乎是不可避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瓦西里才是挽救地球的“超人”。但是危机仍旧没有解除,也就是在同一天,10月27日,美国U-2侦察机在古巴上空被苏联从古巴发射的两枚常规导弹击落,飞行员牺牲。
这个消息让美国军队的鹰派当即明确了立场,要马上把古巴境内的导弹基地全部摧毁,但是这个命令必须肯尼迪来下,肯尼迪考虑再三,最后否决了这个进攻方案,他让美国可以打到苏联本土的“民兵”洲际导弹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发射,然后给赫鲁晓夫发了一封长电,要求赫鲁晓夫在24小时内解决问题,否则美国就要进攻古巴。
接下来,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赫鲁晓夫服软了。10月28日这天,两国达成了一个协议,苏联同意撤走在古巴的所有导弹设施,这场“古巴导弹危机”算是初步解除了。
表面上看,美国是这场危机的胜利者,因为苏联在它的教训下,把在古巴的导弹撤走了,可是实际上,也许恰恰相反,美国暗中的让步要更大一些,肯尼迪为了让赫鲁晓夫尽快答应撤走导弹,在秘密协议里承诺,要悄悄地把美国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拆除,并且美国永远不再入侵古巴。用已经部署好的导弹系统换取对方刚刚搭了一个架子的导弹系统,美国自然是没占到便宜,只不过这个协议不公开,肯尼迪的面子上是相当好看,但他是瞒不过美国军方的,那些鹰派自然对他很不满意。
“古巴导弹危机”还促成了另外两件事:
第一件事,美苏两国为了以后沟通方便,设立了总统之间的专门热线,这样以后万一拌两句嘴,不至于马上就互扔炸弹,这也算是开了一个大国之间沟通的先河,以后被各国纷纷效仿,主要国家领导人之间都安装热线。
第二件事,肯尼迪意识到,虽然他是总统,有决定是否使用核武器的权力,但那玩意的实际发射按钮掌握在军队的技术军官手里,要是这些军官哪一天不高兴,顺手一按,那地球就完了,于是他下令,以后所有核武器都要安装密码,密码由总统和军方高层保管。这个命令,美国军方是十分不愿意执行的,一直都在敷衍,这些家伙糊弄总统的方式就是给所有核武器加装了密码锁,但是将密码设置为“00000000”,据说这糊弄密码使用了很多年,到20世纪80年代才形成今天严格管理核密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