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世界王室——柬埔寨王室(上)
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有一个更有名的古称叫高棉。我们这一代最早接触柬埔寨的概念,大约有两个:一个来自于他们有名的花花国王,被称为柬埔寨国父的著名政治家西哈努克亲王(国王);还有一个,大约就是我们七零八零后学过的英语课本上关于吴哥窑的介绍吧。
众美围绕的西哈努克
王朝更替,正统永恒
要提柬埔寨王室,就不得不提柬埔寨的各个王朝史,可能很多人觉得很疑惑,为什么要扯那么远?其实很简单,柬埔寨王室历史悠久,数个王朝之间是相互认同和继承的,这一点和英国王室有相似之处,甚至部分王朝之间有一定血缘延续,一般都是通过男性转到了女婿,进而转给外孙实现。但是柬埔寨王室的历史之久,不是英国王室可以比拟的,而日本王室所谓的万年一系的说法更是靠不住脚。现在的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是柬埔寨王室第97代国王。话不多说先一个个王朝看过来。
扶南王朝
历史上的柬埔寨早在公元1世纪就建立了统一的王国。第一个王朝称为扶南王朝,是柬埔寨从部落时代的晚期开始,逐步变成了第一个国家的封建王朝。而这个王朝的首任国王,居然是一位女性,这个大约是亚洲历史最早的女王之一,这就是柳叶女王!
现代柬埔寨村落里的姑娘
据传柳也女王年少漂亮,聪明伶俐,体格健壮,而且还有很强的交际手腕,作为部落时代的母系氏族时期,得益于很高的妇女地位,她被推举为部落领袖,并且成功的带领部落社会进入国家概念,创立了扶南王朝。柳叶女王后来嫁给了夫婿混填,并将国王之位让给了丈夫,辅助丈夫进一步管理和发展王国。扶南王朝期间,甚至因为还没有完全摆脱母系部落文明的影响,出现了好几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女王,这应该是亚洲历史上女王最多的国家了,没有之一,当然那个时候女王的多次出现,也标志着权力更替和缓冲的次数增加,王权更替更为频繁。
而整个扶南王朝时期,相当于中华的东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扶南王朝和中华各时期的王朝都有友好往来。
真腊王国之真腊王朝
这个时代实际上是真腊王国开创并衍生的,都可以冠以真腊王国的国号。不同的只是三个王朝因首都变动而有了新的王朝名称,在这三个时期的疆域有很大的变动,面积最大的是吴哥王朝,最小的是金边王朝,基本就是现在柬埔寨的雏形。即便是经历了三个王朝,但是王室还是逐步继承了下来,最早的真腊是扶南王国南部的一个属国。
公元7世纪中叶扶南王朝的尾声时,真腊的一位公主嫁给了扶南王朝的一位王子巴法瓦尔曼,而真腊国王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这位扶南王子就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了真腊的王位。巴法瓦尔曼国王后来和扶南国太子产生矛盾,开始争夺王位继承权,剑指扶南国,并最终控制了整个扶南王国,将扶南国变成自己的属国,从此开创了真腊王国的第一代王朝真腊王朝。
中南半岛及其附近的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题外话】中南半岛上的诸国,受喜马拉雅山系的阻隔,除了越南北部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比较大之外,其他中南半岛诸国更多的是接受了印度文化的影响,因此统治者在王号取名上也非常的带有印度神话色彩,并且上层统治者灵活运用了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来提高自己的神权统治,适度拉开和平民之间的距离,但是又没有生硬的全盘套用。中南诸国宗教上依旧以佛教为主,来体现普渡众生,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
在这样的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下,中南诸国,相比东亚、西亚、中亚国家成为当时亚洲女性地位最高的地区。前面提及柬埔寨王室有女婿继承岳父的王国,还有在越南南部的占婆王国里,也出现了类似的继承方式,这个在儒家文化主导的东亚,以及伊斯兰文化主导的中西亚也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暹罗的双王储局面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甚至可以说未来暹罗出一位女王,对东亚的日本出一位女天皇来说,也要相对简单得多,这一点真的很是期待。
亚洲离王位最近又最远的三位公主
可惜的是建成的真腊王国只过了半个世纪就出现了变故,大约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同,在公元8世纪初出现了南北两个王国,就是历史上的陆真腊和水真腊王国。之所以取了这么两个普通又奇怪的名字,没有脱离真腊两个字,是因为他们毕竟还都是出于真腊王朝,有真腊王室的血缘延续。那水陆两字的区别呢,其实这个和中华有一定的关系。真腊王朝期间,起源相当于中华的隋唐五代时期,中后期相当于中华的宋元明期间。真腊王国以南就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界之处,是现在的马来群岛,在中华唐宋期间,巨大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力从福建广东沿海逐步扩大到了马来群岛上,又从马来群岛辐射到了真腊王国南部沿海地区。因此真腊南部沿海崎岖和真腊北部内陆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形势上北部以稻米种植为主,南部以海洋贸易为主,宗教意识上北部以更贴近王权意识的湿婆派为主,南部以原始的婆罗门派为主,两种意识形态相互抵触,各自发展。而中华就用水路两字冠在真腊两字之前来区分他们。
水陆真腊大致区域图
真腊王国之吴哥王朝
公元8世纪末,水真腊甚至沦为爪哇国的属国。但是历史的巨轮是不会停止的,在水陆真腊并立及其后外国势力横行的纷乱两百年后,吴哥王朝的开创者阇耶跋摩二世出现了。受限于南洋气候湿热,史料不易保存,历史记载出现了随意性和断层性,甚至无法具体查证他的来历。但是即便是来源于爪哇国,爪哇国身处的那个夏连特拉王朝也和之前的扶南王朝末代太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时末代太子逃亡到爪哇地区建立了新王朝是夏连特拉王朝的前身。不管怎么样,这位君主让水陆真腊再次统一起来,重新独立,最后他的后续继承者定都在吴哥,王朝史称吴哥王朝。9-14世纪的吴哥王朝,可谓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疆域广阔,北至缅甸边境,南至印尼群岛,占据了中南半岛南部的大部分范围。
吴哥王朝半岛图
阇耶跋摩二世的三位继承者确立了吴哥都城的历史地位,并且开创了柬埔寨神庙文化的先河,柬埔寨最大的庙宇群就是在耶输跋摩一世在位时开始建造的,这为后续吴哥窟的建造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神庙的雕像
苏利耶跋摩一世到二世期间,大约是11世纪到12世纪上半世纪,吴哥王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无论对国内的权力的集中,还是对国外入侵的抵御和进攻,吴哥王朝上升到了吴哥帝国的境界。此时,闻名世界的吴哥窟也得以建立,基本由砂石建成的吴哥窟拥有190米宽的护城河,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单独宗教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吴哥窟甚至可以和紫禁城、布达拉宫、圣彼得教堂媲美。同时吴哥窟的建成,也是柬埔寨地区宗教建筑由印度教唯尊,转变到佛教朝圣地的一个转点。
真腊王国之金边王朝
在吴哥窟建立的同时中南半岛上还有两个国家也开始逐步走向昌盛,一个是较早建立的越南南部的占婆王国,还有一个是前文提到过的刚刚建立的暹罗王国。从公元12至13世纪,吴哥王朝与暹罗、占婆战争不断,极大的削弱了王朝的国力,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吴哥王朝内忧外患,最终在1431年被暹罗当时的阿瑜陀耶王国攻占了首都吴哥,此举宣布了吴哥王朝的灭亡,真腊王国不得不迁都金边,建立了金边王朝,也就是现在的柬埔寨前身。金边王朝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的君主不再使用之前带有印度教特色的名字作为王号,而有了采用高棉名+西化方式的王号。
壮丽的金边王宫,建于法国殖民期间
逃亡金边的王室,面临了三个巨大的考验:一个是面对南部伊斯兰教的民族渗透,差点连统治者都被归化皈依,只有保住佛国教义,才能确保王权的延续,好在最后抗住了宗教的进一步演变,确立了国家最后的佛教导向;另一个就是从之前强大的吴哥帝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上一下子跌落下来,以前种植稻米,发展内陆文化强大国家的发展道路戛然而止,留给他们的之有也只能是之前水真腊王国的海上贸易事业了,等于是重操旧业,艰难度日;第三个是在金边王朝的中期,柬埔寨一直基本处于越南和暹罗的反复争夺和控制下,君主很少能拥有实质的执政权,受两方外国势力
的影响,君主的下台再上台,成了家常便饭。更糟糕的是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和繁忙,那个时代,世界经济军事发展已经按下了快进键,西方列强已经开始将资本、商品和枪炮一起带到了印尼、马来群岛,进而开始向中南半岛渗透和侵略,最终金边王朝也沦为了法国的保护国。
柬埔寨暹罗文化的阿帕斯拉舞者
【下期简介】讲讲柬埔寨王族和西哈努克的简要人生(上)
欢迎阅读点赞[来看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