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晚年凄凉,妻子至死未去看他,道:爱你是真,不原谅也是真

沈从文晚年凄凉,妻子至死未去看他,道:爱你是真,不原谅也是真

文\关山难越

编辑\关山难越

沈从文打小就开始在知识的海洋里扑腾了,6 岁就进了私塾,那时候估计还懵懵懂懂的,就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地念着那些之乎者也呢。

到了 13 岁,又转入新式的凤凰第二小学,可没待半年呢,就又换到了凤凰文昌阁小学1917 年高小毕业之后,这小子居然辍学当兵去了,参加了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的本地部队。

这部队开赴川东 “就食” 的时候,他留守辰州,结果倒了大霉,部队遭神兵突袭,好家伙,全军覆没,他就这么被遣散回家了。不过沈从文可没闲着,1921 年年初,他跑去芷江投亲,在县警察所和团防局当了办事员和税收员,也算是混口饭吃呗。

1923 年,因为陈渠珍推行湘西乡自治,他被派到印刷厂校对文件,这一下可不得了,他从一进步工人那儿读到了宣传 “五四” 新思想的报刊。

这就像是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陈渠珍应允下,同年 8 月,他受 “五四” 余波影响,一股脑儿就奔着北京去了,那时候估计心里想着,北京,那可是能让自己大展宏图的地方呀。

1923 年沈从文只身抵达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结果呢,没被录取,这得多郁闷。不过他可没灰心,扭头就去北大旁听了。这一旁听可就不得了啦。1924 年 12 月 22 日,他的处女作散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在《晨报副刊》刊登了,这可算是打响了他创作生涯的第一炮。

从这开始到 1928 年 6 月终刊,他那叫一个猛,在该刊发表各种体裁作品 100 余篇。1925 年秋,经林宰平介绍参加新月社诵诗会,结识了徐志摩、闻一多这些大腕儿,同年发表作品 60 多篇,还开始以卖文为生了,这可算是在文学界站稳了脚跟儿啦。

到了 1926 年秋,他辞去香山慈幼院职务,11 月由北新书店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鸭子》,1927 年 9 月第一个小说专集《蜜柑》由新月书店出版,这出书的速度,也是非常可以的。

1928 年夏天的时候,胡也频夫妇移居上海,沈从文和他们一合计,由胡出面为《中央日报》编副刊《红与黑》,他好多作品就在这刊上发表了。1929 年 8 月《红与黑》停刊后,沈从文被胡适延聘到中国公学任讲师,就在这儿,他结识了张兆和,这可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之后的几年,他那是四处任教,1930 年秋经胡适介绍到武汉大学任教,1931 年 8 月又经徐志摩推荐到青岛大学任教,期间还出版多部小说集呢。

1932 年暑假完成《从文自传》,同年向张兆和求婚成功1933 年就和张兆和结婚了,这事儿还引发了 “海派” 与 “京派” 之争呢,可真是够热闹的。

1934 年元旦,中篇小说《边城》在《国闻周报》开始连载,这后来可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同年他还根据回乡探视母亲的沿途见闻整理成《湘行散记》多篇。1936 年出版作品集《湘行散记》《新与旧》《从文小说集》和《从文小说习作选》等,这创作成果,那是相当丰硕。

沈从文的创作之路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的。1938 年,他创作反映湘西社会变动与矛盾的长篇小说《长河》。可到了 1948 年 3 月,他在香港出版的《大众文艺丛刊》上受到左翼作家猛烈批判,被斥为 “地主阶级的弄臣” 等,这一下可把他给打击得不轻。

1939 年 6 月,沈从文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1944 年 5 月上旬出席学生举办的 “五四” 25 周年晚会并讲演,1946 年 5 月被北大续聘为教授,8 月赴北平就任北大教职。这在教育界也是混得风生水起的呀。

可到了 1949 年,因为被打成反动作家,沈从文不得不告别文坛、教坛,转入文物研究领域。这之后呢,他也没闲着,1953 年 9 月以工艺美术界代表身份参加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下半年被中央美术学院聘为兼职教师;

1956 年受聘为故宫博物馆织绣研究组兼职顾问,1958 年 11 月文物专著《唐宋铜镜》出版,1960 年参加高等艺术院校教材编写工作,1964 年负责编纂《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可这书后来因为极左思潮被搁置了,文革期间还因为这本书遭到批判和审查批斗呢。

好在 1972 年回京就医并修订《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稿,1979 年校订、增补完成后由社科院交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这也算是苦尽甘来啦。

张兆和可不简单呐,1910 年 9 月 15 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2003 年 2 月 16 日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她可是出生在教育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两广总督张树声,父亲是民国教育家张冀牖,张冀牖还创办了苏州乐益女校,提倡新式教育呢。

张兆和童年时期,姐妹四人大多在家中学习,由父亲和两位老师筛选编辑教材,还学习白话文、文言文、音乐、舞蹈、算学等,那是全面发展。而且在母亲的影响下,她对昆曲情有独钟,还向昆曲名家习曲呢。

1928 年,她成功考入中国公学大学部英语系,18 岁时还获得中国公学大学部女子全能第一名,这学霸属性,妥妥的呀。

早在中学生年代就创作出《王昭君》的演出剧本,1933 年至 1940 年陆续发表了多部个人小说作品,如《费家的二小》《小还的悲哀》《湖畔》《招弟和她的马》等,还翻译过《我的水手舅舅》《苏拉脱的咖啡店》《白里耳小姐》等作品,她的创作和翻译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与价值呢。

1945 年 8 月抗战胜利后,沈从文特地写下《主妇》,张兆和也在 1992 年沈从文离世后,将部分幸存的 50 多年前的信和速写画编成《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合集为《湘行集》出版,这也算是对他们夫妻感情的一种纪念吧。

1949 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二部,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以及《人民文学》编辑等职。50 年代定居北京,与沈从文一起积极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活动。

1969 年,张兆和下放湖北咸宁,这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呀。1980 年,张兆和与沈从文致力于文学与文物的传播与发展,在美国 15 所大学进行了 23 场演讲,引起广泛关注,这夫妻二人在文化传播方面也是贡献不小。

那沈从文到底是怎么追到张兆和的呢?这可就有意思啦。首先就是情书攻势,沈从文那是写了大量文采飞扬的情书,坚持不懈,甚至以自杀相胁,表达对张兆和的深情。

这半年内就写了上百封情书,那得多疯狂。他的情书文采斐然,情感真挚,可张兆和一开始可不为所动,甚至把他的情书编上号,称他为 “癞蛤蟆” 第十三号,这可把沈从文给打击得够呛。但沈从文可没气馁,继续坚持不懈地写信表达爱意。

还有家人助攻呢。在沈从文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下,张兆和最终被感动,同意与沈从文结婚。这中间还有不少浪漫的事儿呢。1929 年,27 岁的沈从文经徐志摩介绍到中国公学任教,结识了 19 岁的学生张兆和。

张兆和出身名门,气质出众,是学校里的校花,被称为 “黑玫瑰”,而沈从文则是一个来自湘西的穷书生,但他对张兆和一见钟情,从此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张兆和不堪其扰,抱着沈从文的情书找到校长胡适,希望胡适能让沈从文停止写信。可胡适呢,却对张兆和说沈从文是个天才,鼓励她接受沈从文。在沈从文的执着追求下,张兆和的心渐渐被打动,最终答应与他交往。

1933 年 9 月 9 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平中央公园成婚,婚礼简单而温馨,没有繁复的仪式,只有三五好友见证他们的幸福。

婚后初期,两人那是十分恩爱。沈从文对张兆和关怀备至,张兆和也温柔地支持着沈从文的创作。他们常常一起讨论文学,张兆和成为了沈从文的忠实读者和得力助手,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和意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婚姻生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张兆和在生下孩子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和孩子身上,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浪漫和优雅,而沈从文则依然渴望着浪漫的爱情和激情。

两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也存在差异,沈从文比较感性和理想化,而张兆和则更加务实和理性,这些差异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最后咱得聊聊沈从文晚年为何凄凉这个事儿了。沈从文曾婚内出轨高青子,这给张兆和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尽管沈从文后来努力挽回,但张兆和始终难以释怀,二人的感情产生了难以修复的裂痕,这让沈从文在情感上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与折磨。

到了晚年,张兆和对沈从文的态度依旧冷淡,在沈从文生病期间,她也未曾给予太多的关心与陪伴,甚至在沈从文两次自杀未遂、患精神病时,都未曾前去探望,这使沈从文在晚年无法享受到夫妻之间应有的温暖与关怀,1988 年 5 月 10 日沈从文去世。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故事宛如一幅画卷,虽有过黯淡的笔触,却也不乏绚丽的色彩。曾经婚姻里的痛苦如阴霾,可那些共同度过的岁月更是熠熠生辉的珍宝。

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喜怒哀乐皆是情的注脚。沈从文离去后,往昔相识相恋的点滴,他曾给予的种种好,都成了张兆和心中珍贵的回忆,思念如潮涌。

而她选择以独特的方式寄托这份深情,整理沈从文的信件、文稿,编著《湘行集》。在那一行行文字、一幅幅速写画里,她仿佛重回往昔,让情感得以慰藉延续,他们的爱情也在这份坚守中永恒。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交流一下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 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原创之魂,不可亵渎,抄袭搬运,侵权行径,雷霆万钧,必严惩不贷。

相关推荐

​那些可爱漂亮、充满创意的小手工

77

那些可爱漂亮、充满创意的小手工 超级可爱漂亮、充满创意的小手工,每一个妈妈都应该会点DIY小把戏,不是吗?一张纸、一块布,一股线,甚至是废旧吸管都可以是创作的源泉呢!快...

​新年到喽~60道宴客荤菜,帮你Hold住全场

140

新年到喽~60道宴客荤菜,帮你Hold住全场 点击“美食天下”,关注最棒的美食微信 把亲朋好友聚拢在自己家里吃自己亲自做的饭菜,干净卫生、经济实惠,又能联络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名家小传|罗家伦:需要被“重读”的清华校长

​名家小传|罗家伦:需要被“重读”的清华校长

51

名家小传|罗家伦:需要被“重读”的清华校长 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人,年仅32岁时就就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他还是中央大学的10年掌权者,他就是罗家伦。今天我们就...

​再识鱼木寨

​再识鱼木寨

199

再识鱼木寨 再识鱼木寨 文/王再宏 前几天,鱼木村特别闹热,村里与文旅局联合举行一场大型的文化活动:“共同缔造 和美鱼木”候鸟文化艺术节,“大戏”连唱三天…… 鱼木村应是...

​“猪湾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

​“猪湾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

101

“猪湾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1月20日,美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总统登场了,他的名字叫约翰·肯尼迪,年轻英俊潇洒的帅哥,第一位和对手展开电视辩论直播的演说家,拳...

​纳粹德国的巅峰之战——法国战役

​纳粹德国的巅峰之战——法国战役

198

纳粹德国的巅峰之战——法国战役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了进攻,由于英法的绥靖政策和“静坐战”一个多月后,波兰沦陷,苏联乘火打劫,占领了波兰50%左右的领土。德国...

​大英海军的“狮”级战列舰是什么情况

​大英海军的“狮”级战列舰是什么情况

91

大英海军的“狮”级战列舰是什么情况 1937年开建,计划到1942年能服役的“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的确解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燃眉之急,英国人也中规中矩地根据《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